其他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2017-12-09 瞭望智库


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 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 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


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 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 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1

精明不如厚道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红楼梦》中宝玉至太虚幻境看见一首形容王熙凤的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东西。 


人不能总想占小便宜,总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你回归厚道时,反而会比精明得到更多。 


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个。


49岁创建楚军,官至两江总督。


在清代高薪养廉的政策下,总督每年可获得养廉银2万两。 


钱财与权势声望都握在手中,但左宗棠并没有用钱权为自己家族谋利益,这样看来他确实不够精明,可以说有一股“傻气”。 


他的大部分俸禄都被他拿出来用于资助清王朝公共事业及解决他人困难。 


左宗棠率军出征期间,与将士同吃同住,面对军饷拖欠的情况也会自掏腰包贴补。 


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在家书中说,“自入军以来,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


同治二年(1863年),在回复友人来信中说,“上年廉俸并入军用,亦未敢划算。” 


老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常怀宽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懂得让利于人,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2

计较不如坦诚 




坦诚比一切智谋都好,它是最明智的策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是一种修养,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老老实实,坦率比虚伪更能收获友谊。 

把心放正、放宽,不要以狭隘与片面的观点待他人、看世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背后说人,搬弄是非。 


左宗棠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向来不耐烦弯弯绕绕,追求有话直说。 

在收复失地的准备过程中,左宗棠做了充分的考虑,提出了各种方略。

 

在选择将领方面,他认为,“选将核心为:求实心任事之人”,“平素气类相投,而均知大局为 重”,“彼此有话直说,有事实干,庶期于西事有益”。 


左宗棠认为与人相交,贵在坦诚。


曾、左二人绝交后,左宗棠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自己与曾国藩间的争论,没有丝毫待人处事寓于心机的意思,更多的是政见上的不同罢了。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把我自己的观点摆出来与你争辩,而不是表面装作赞同,在背后诋毁你,在内心打小算盘。 


人生事情那么多,没必要件件放在心上。


心宽,路才能宽。


凡事斤斤计较,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添堵。 


要想人际和谐,就要坦诚相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感情的美好。



3

强势不如和善




春秋时期管仲有句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


和善是最大的武器,无论遇见怎样难缠的人,怎样难解的局面,和善总能释放出神奇的魔力。 


我们常说“水滴石穿”,强势像石,和善则是水,硬碰硬会导致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能不费吹灰之力达到想要的效果。 


做事做人同样是这个道理。


与人相交,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强势,要和善待人。 


说到和善这个词,似乎与左宗棠不太搭调,但其实左宗棠并非一直都是大家印象中那个骄傲自负的形象。 


左宗棠在陶家担任家庭教师期间,就注意到自己的脾气问题。


他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骄傲自负的性格,妨碍了自己的交友。


他开始注意弥补这一缺陷,待人做到友好和善。 


虽然此阶段左宗棠的努力并未收到多少成效,但随着左宗棠年龄的增长,强势的脾气也渐渐变的和善起来。

 

晚年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同僚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脾气越来越软。 


生活不是比赛,无需事事争个对错输赢。做一个和善的人,心态平和,懂得退让与示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生活,懂得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看法,尊重别人的选择。 


人精明能获利一时,有厚道却可安享一世。


计较不过争得蝇头微利,坦诚却能以真心赢得真心。


强势只是治标,和善才能解决人与人间问题的根本。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延伸阅读:


这“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功绩超过诸葛亮,为何事大骂:“王八蛋,滚出去!”


又到一年高考时,对中国人而言,还有什么比高考更化不开的浓烈情结?何况,今年还是高考恢复40周年,祝福与追忆,交织在一起。


像高考这样的选拔人才制度,可谓人类社会最成功的制度设计之一,然而争议也一直存在,争议焦点是:高考到底能否衡量一个人的真才实学?


当年的科举“落榜生”左宗棠,是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左宗棠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又是那般耐人寻味。


左宗棠(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关山远(新华每日电讯专栏作者)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ID:caodi_zhoukan)。本文首发于6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1



  

1874年,左宗棠62岁,突然给朝廷上了份奏折:把我免职吧,我不干了,我要到北京来参加会试。就像今天一个退休老大爷,突然不想买菜、带孙子了,也不跳广场舞了,嚷嚷着要去参加高考。


这可了得?左宗棠可不是寻常老大爷,此时他官拜陕甘总督,堂堂封疆大吏,而且正在筹备收复新疆——当时新疆被侵略者阿古柏盘踞,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做好了入疆作战准备。大战在前,怎么突然想到要进京赶考?



北京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当然明白左宗棠的心思,颁下谕旨:特赐左宗棠同进士出身,并升为东阁大学士。


至此,左宗棠的最高学历,从举人跃至进士,这是他个人的一大步。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等了四十年。


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制度最为完善,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有些考生年纪很大甚至须发皆白了,还是“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后成为“举人”,然后才有“进京赶考”一说,举人赴京参加会试,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会试录取300名“贡士”。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贡士参加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其实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秀才、举人、进士,区别大着呢。有人把科举与高考制度简单对应,说秀才算是初中毕业生,举人是高中毕业生,进士是大学本科生,并不恰当。事实上,科举与高考,还真没法简单对应。科举考试晋级,比高考难多了,全省统一考试的乡试,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各省命题的高考了,此外,现在都把每省分数最高者叫状元,当年,状元只有一个。


云南过桥米线按价格分“秀才”“举人”“进士”,档次越高,价格越贵。左宗棠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当年科举,他停步于举人这个台阶上。


2



  

左宗棠1812年生于湖南湘阴,生性颖悟,少负大志,5岁时,就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在他那个年代,参加科举考试,几乎是人生向上唯一正道。



但左宗棠的“考运”不佳,他的秀才身份,是“纳资为监生”而来,也就是说,他花钱买了个秀才资格,才得以参加长沙乡试,中了个举人,这个举人中得也是勉勉强强:


当时考官胡鉴给左宗棠的考卷批了个“欠通顺”,等于直接宣告他已名落孙山,但发榜前,皇帝突然给湖南增加了6个举人名额,恰恰胡鉴又因急病猝然去世,几个考官再讨论是否录取左宗棠,也是争论不休,最后由主考和湖南巡抚(左宗棠的老师)拍板,才让他过关了。


但左宗棠在考场上的运气,至此已用光了。接下来他三次赴京赶考,都铩羽而归。最郁闷的是第二次会试,他明明准备以第十五名取中,但终因湖南取中名额超过,而湖北未满额,而撤销了他的试卷,补给了湖北。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个极有性格的人,三次不中,他怒了:不考了,回湖南乡下,当农民。


在左宗棠那个年代,举人与进士,云泥之别。古人云:“学而优则仕”,中了举人,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所以《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前人人瞧不起,中举后,顿时成了绩优股,人人争相巴结。但中了进士,则直接就是“皇帝的人”了。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从此进入仕途快速上升期。是一只脚还是两只脚踏入仕途,差别大着呢。


作为举人,左宗棠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但这只是理论上,距离变现,还很漫长。他家里穷,没钱捐官,只能去做倒插门女婿,在古代,这是一个男人极丢面子之事,好在,岳父一家对他不错。他也认真务农课子,研习舆地兵书,自号“湘上农人”。


但他又如何能摆脱这郁闷?作为一个读书人,而且是一个自视甚高的读书人,只有一个举人身份?耿耿于怀,耿耿于怀。


《汪穰卿笔记》记载:左氏“晚督两江,前学政以道候补两江,见左,左恶声色斥之曰:‘汝此姓名,曾放湖南学差者非邪?曩时吾同试文何不佳?乃被摈。’高讽其文,逐节问之:‘此何不佳?乃被摈。混得学差却不耐烦校卷,有人才如左老三,乃不能录为门生,却来江南为汝长官,汝尚浮沈一候补道。如汝人才,岂复合作道。汝曾作官河南,知造何孽。’呼左右曰:‘来,为我行文河南,取他劣迹。’此人惭惧,告病去官……”


国之重臣,此时显示顽童心性,像段子里交警罚闯红灯的当年老师抄写若干遍交规一般,左宗棠大骂当年主考官,同时还背诵自己考举人时的文章,每背一问,就问一句:“这篇文章哪里不好了?像左老三这样的人才你都不录取,还要录取什么人?”把这倒霉的考官,活生生给吓跑了。


这个心结,确实很难打开。


3



  

左宗棠在家排名老三,自号“左老三”,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号,叫“今亮”,今日诸葛亮也。他很高调,当年在长沙城中,他曾提着独家定制的灯笼,灯笼上大书“老亮”二字,昂首往来,人称“亮灯”。后来从军打仗,所向披靡,一旦得意,辄曰:“今亮似犹胜于古亮矣。”



从所建功勋来讲,左宗棠确实超过了诸葛亮,一介书生,拥雄兵,破强虏,收复国土,立下不世之勋业,梁启超甚至称他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但相比功勋,左宗棠竭力想证明的,还是自己的学问。


左宗棠年纪大了,家乡人喊他“左三爹爹”。有一则轶事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几个发小写信说要去兰州看他,他很高兴,寄了路费。等这几个老乡到了兰州,左宗棠没事就陪他们喝酒侃大山。


一日晚饭后,左宗棠摇着把大蒲扇,挺着个大肚子,笑眯眯地问老乡们:“你们说现在的左三爹爹和原来的左三爹爹有没有两样?”老乡们摇摇头说:“没两样,没两样,还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壮壮实实。”


有个老乡盯着左宗棠的肚皮看了半天,抓了抓耳朵说:“就是肚子比原来大多了。”左宗棠用蒲扇拍着大肚皮哈哈大笑:“你们知道这里都装了些什么?”老乡们羡慕地说:“装的都是鸡鸭鱼肉海参燕窝吧?”


左宗棠摇摇头:“不对不对,装的是绝大经纶。”老乡一听惊奇得全都瞪直了眼睛:“啊?这个金轮得值多少银子啊?你把它吞到肚里多可惜啊。”左宗棠眼泪都笑出来了。


自诩一肚子绝大经纶,却只有一个举人身份,许多年来,左宗棠的心,都遭受着这不甘的一万点撞击,他的性格本来就强硬鲜明、睥睨一切,科举不顺,无疑又影响了他的性格。


比如,他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友时,总兵樊燮来访,瞧不起没有身份的左宗棠,拒绝叩拜行礼,左宗棠责问,樊燮毫不给面子:“没有二品总兵向一位未仕举人请安的例规。”左宗棠被戳到了痛处,大怒,举脚便踢,大骂:“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气疯了,自认为堂堂正二品总兵,结果被一个举人身份的师爷侮辱,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咸丰帝弹劾左宗棠,后者差点遭遇杀头之祸,幸亏一众朋友帮忙,才逃过大劫,并有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盛誉。


这故事还没完:樊燮本身不干净,丢了官,返乡后,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之木牌,名为“洗辱牌”。聘请名师教导其两子,要求两子超越只有举人功名的左宗棠,为父报复。


他还命令两子有所成就前须身穿女装,以作激励:“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后樊次子樊增祥高中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焚烧洗辱牌,告慰当时已作古的樊燮:儿子已在功名上压倒左宗棠!


左宗棠一生都是个活得很真实的人,“举人学历”,始终是戳在心头的一根刺,所以,他年过六旬,还是作势要参加会试,取得进士身份。但这个“同进士出身”,毕竟含金量大打折扣了,有人开玩笑说,进士与同进士,就譬如一本与三本的差别。


李鸿章


野史中有关于左宗棠这一块的段子:


其一,有次左宗棠去见李鸿章,李鸿章出来迟了。联想起李鸿章宠爱小老婆的传闻,左宗棠讥讽道:“与如夫人洗脚”,意为你为了小老婆不惜轻慢大臣。李鸿章毫不示弱,脱口而出“赐同进士出身”,一下讲出了左宗棠仅是举人出身,无进士功名的心病,结果两人从此见面都绕着走。


其二,曾国藩晚年纳妾,左宗棠到曾国藩大帐中,看到曾国藩跟小妾在一起,出上联:“替如夫人洗脚”,曾国藩对下联“赐同进士出身”。


好不容易弄了个“同进士”的身份,却只等同于“如夫人”。左宗棠只能继续郁闷下去了。他这个人出名的脾气大,没几个好朋友,尤其是与曾国藩李鸿章都有交恶,这个学历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曾国藩李鸿章,都是堂堂进士出身的。


曾国藩


4



  

还有一则关于左宗棠的轶事:他由闽浙总督移任陕甘时,北上路过江西九江,府县官员照例前来谒见。这些人均为进士出身,左宗棠不爱理睬他们,惟有九江同知王某举人出身,是“我辈中人”。左宗棠因此对他另眼相看,留下来单独叙话。


聊得兴起,左问王某:“你说是进士好,还是举人好?”王某怎不知左大人心中块垒,朗声回答道:“当然是举人好哇!”


左宗棠一听,大喜,便问何以见得。王某说:“中进士后,要是作翰林,须致力于诗赋小楷;作部曹知县,也各有公务缠身,无暇专心修治实学。举人却可以用志不纷,最宜于讲求经济,而且,屡次入京赴考,饱览名山大川,足以恢弘志气;遍历郡邑形胜,也足以增长见闻,所以说举人强于进士。”左宗棠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此后逢人便夸王某才德兼优。


这个王某人,虽是马屁精,却也道出了几分实情,尤其契合左宗棠:他深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之精髓,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苦攻经世致用之学,对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虽然只有举人身份、在家务农,但左宗棠的名气很大,他的志向与才干,得到当时官员名流的赏识,连林则徐都引为至交。



左宗棠的人生转折,来自太平天国大军杀至湖南,若无这天崩地裂之大事变,左宗棠终其一生,也可能只是一个著名而清贫的名士。当时长沙城被围,左宗棠应约于硝烟中缒城而入,在他指挥之下,长沙城被围困三个月仍固若金汤,太平军黯然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他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典型,短短数年间,南征北战,从一介布衣,跃为封疆大吏。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高考不是人生的独木桥”,对左宗棠来说,可换成“科举不是人生的独木桥”。但因此就能否定科举吗?显然不能,否则怎么解释,左宗棠都已经奋斗至人生巅峰了,还去求一个进士身份?


人走极端,就有问题了。把科举、高考当成独木桥,是极端,但以种种理由否定科举、高考,又是另一个极端。这两天高考,就有这样的段子在流传:“当年高考没考好,读了个大专,早早出来工作了,开了个小公司,现在房产5处,年薪百万,关键有许多211、985的大学生在我公司里上班……”


说起科举,也有人举落榜者的成就与状元的碌碌无为。但是,这种选择性的以个案来否定整体,并不足以服人,本来是励志之目的,但走极端,就变成反智了。要知道,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状元出身。


不容否认的是:在历史上,虽然有左宗棠这样举人出身的逆袭者,但从进士阶层中涌现的国之栋梁更多;在今天,也有高考落榜者自强不息取得卓越成就的,但为国家做出更大更普遍贡献的,无疑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科举制的出现,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977年高考恢复,彻底改变了中国。虽然科举、高考也有种种弊端,例如“李约瑟难题”中“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之说,比如高考关于应试教育的反思。



但是在更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出来之前,科举或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这种对公平的渴望与追求,是中国考试文化的心理支撑,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我价值。古之科举、今之高考,是证明自我价值的舞台。潜心研究左宗棠的湖南作家徐志频在《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一书后记中写道:“左宗棠是一个完全从传统文化中成长出来的读书人。从他身上,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出历史与文化固有的轨迹。”


对于左宗棠来说,即使名满天下,即使功勋盖世,但缺了科举这个环节,终是难称功德圆满。


明清定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为大学士,不得谥“文”。左宗棠虽然后来弄了一个“同进士”,但毕竟有了进士翰林的身份,得以入阁拜相,身后赐谥“文襄”,可谓功德圆满了。



5



  

在被左宗棠称为“古亮”的诸葛亮之时代,科举制尚未出现,虽然有察举制与征辟制来选拔人才,但被门阀士族集团所把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所以,“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的曹操,居然能够以道德模范的身份而被推举当了官(举“孝廉”),凭借的就是他“官二代”的身份,而品行高洁、人人称颂的诸葛亮,绝对优秀青年一枚,却只能在老家种田住茅庐。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落榜了,但左宗棠也远比诸葛亮幸运。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